[百姓关注] 如何辨别虚假国企央企 戳→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3-10-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曾于2021年10月22日、2022年9月20日、2023年4月25日分三批公布《假冒中央企业名单》,涉及823家虚假央企。
365.jpg

虚假国企信息识别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国资委或其他政府部门出资的独资、控股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广义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参股企业。虚假国企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一)
显型虚假国有企业
1.股东登记类型
主要通过在注册登记或者变更流程中,伪造提交文件,欺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国有企业作为新设公司的股东进行注册。从而在商事外观上成为“国有企业”。
在识别该类型的国有企业时,应重点关注被冒名股东。因被冒名股东是正规国有企业,一般有着比较完善的企业合规程序和国资产权登记程序,通过查询被冒名股东的对外投资信息、组织架构信息等一般可以妥善识别。
2.“企业名称”类型
该类型的虚假国企往往通过注册“中字头”、“省字头”字号或者与被冒名国企相近似的字号“碰瓷”,并同时采取虚假宣传的手段混淆视听,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商事领域只要注重背景调查,关注注册信息,识别难度较小。
(二)
隐型虚假国有企业
隐型虚假国有企业相对于显型虚假国有企业更难以识别,仅通过商事外观将该类型的虚假企业快速的识别出来已经比较困难,需要借助国资监管的力量。
1.股权代持类型
民营企业将部分存量股权名义上转让给国有企业,但是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和股份代持“双层协议”,明确约定标的企业仍由民营企业实际控制并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国有企业不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不按照名义持股进行分红,只收取管理费等类似的费用。
2.虚假合资类型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名义上按比例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但是实际上通过协议约定,全部或者大部分出资由民营企业负责,国有企业不出资或者出资严重不符。国有企业允许合资公司使用其相关字号,但是不参与实际管理,只收取管理费等类似费用。
3.挂靠经营类型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出资关系,亦未注册新的合资公司,但民营企业冠以被挂靠国有企业的字号以及授权、资质等对外经营,国有企业仅收取管理费等类似费用。该类型曾经常见于建筑工程企业领域,借用资质、挂靠经营、包干经营等不仅属于违反国资监管的规定,还可能存在着其他更严重的违法后果。

get.jpg

风险规避与防范
国企在信用层面一向相比民企天然具有更多优势。对于第三方而言,因假冒国企在登记机关处登记情况显示其与央企、国企之间存在股权联系,基于对行政机关登记公示的信任,第三方难以直接了解假冒国企的实际情况,因此,第三方亦会对假冒国企产生更多的信任。然而,由于假冒国企可能不具备经营能力,其最终可能走上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不法道路。因此,对于第三方而言,仍应对存在合作可能的国企进行调查与甄别,揪出“李鬼”,从而避免因与假冒国企合作而卷入刑事案件之中。
(一)
通过官网等官方途径查询获取企业真实信息
虽然假冒国企已经通过伪造文书的方式在登记机关处伪造了自己的国企背景,但对于国资委及各大国企处,该伪造国企仍然是无人知晓的存在,因此,国资委及各大国企官网公示的名录中亦不会有该企业的身影。
故而,可通过国资委、各大国企公示的名单、新闻或其他咨询查询是否有该假冒国企的名字,如果某“国企”在一众官网之上毫无痕迹,则对于该公司是否为真实的国企子公司,需要细加斟酌。
(二)
综合信息判断
1.通过注册地址进行判断
若某“国企”的注册地址仅系写字楼的某一房间,或该地址之上存在很多其他公司,甚至该地址位于荒郊野岭,并无足够条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则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需要多加防范。
2.通过法定代表人进行判断
若某“国企”的法定代表人同时还担任了众多其他与其股东国企毫无关系、或与股东国企业务毫无关联的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则该公司是否属于正牌国企,亦应存疑。
3.通过注册资本缴纳方式判断
一般而言,国企的注资大部分以实缴方式注册,若某“国企”注册资本巨大且全部为认缴,则该公司是否系纯正的国企,需要谨慎注意。
(三)
对于存疑的“国企”建议联系其母公司核实
对于通过上述方面分析可能是假冒国企的,建议与其国企股东取得联系,确认国企股东是否确实已经投资,从而规避法律风险,避免上当受骗。

资料来源于网络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