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所见所闻] 《新编六安美食民间故事》第二章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皖西名吃,原来是这样来的,你吃过吗?
今天继续来谈谈皖西名吃背后的故事 :

徐集花生糖
128.png

      当年,朱元璋从淮河岸边讨饭来到徐集,饿昏倒地。一个叫田香翠的姑娘见状,连忙将他扶起。田姑娘从口袋中掏出一块自家熬制的花生糖,塞进朱元璋嘴里。朱元璋吃下糖后喃喃自语道“甜~香~脆…….”,姑娘大吃一惊说:“你咋知道俺的名字呢”?朱元璋答道:“俺是在说这块花生糖又甜、又香、又脆啊”。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想起在六安州的徐集被田姑娘救起的往事,便派尉迟公前来寻访,以报答救命之恩。谁知田姑娘英年早逝,已不在人间了。朱元璋得知恶耗,沉思良久,拿出朱笔,把又甜又香又脆的徐集花生糖钦点为贡品。从此徐集花生糖便声誉天下。

石耳豆腐
130.png

    很久以前,六安州苏家埠有一磨豆腐的人家,父女相依为命,以磨豆腐为生。女儿长得很漂亮,有“豆腐西施”的美誉。父亲一心想找一个好上门女婿,来共同支撑这个家。一天他进山卖豆腐,看见一后生,腰系绳索,在悬崖上采撷什么,便好奇地等他下来问个究竟。
     一会儿后生嗤溜地拽着绳子滑下。老汉迎上去,只见这后生敦厚壮实,身后背个篓子,里面装满了石耳。一打听,才知这个后生以采石耳为生,尚未娶亲,人们都他“石耳哥哥”。老汉见他胆大心细,便想招赘为婿。于是第二天托人说合,居然说成了,原是石耳哥哥是个孤儿,也早听说“豆腐西施”的美丽,便开开心心地当了上门女婿。
      新婚之夜,小两口都夸自己生产的食材好。豆腐西施说她家的豆腐选用粒大金黄的大豆,用竹根下流淌的“剐水“磨浆,用细布晃单过滤,再用铁锅柴火煮汤,用研细的石膏点卤。做出的豆腐白、嫩、柔、滑。
     石耳哥哥说,他采取的石耳,生长在徒峭、阴湿的榴辉岩上,宽厚又不沾沙粒,吃起来柔软清爽,是大別山第一山珍。二人商定第二天把豆腐和石耳放在一起做菜,果然美味异常,鲜滑无比。豆腐西说:黑白分明,石耳哥哥说,珠联璧合。老汉笑着说:把你俩放在一起,还不美上加美吗。

桂花馍
132.png
   
      金寨麻埠镇有一桂花村,桂花村里有个桂花嫂。她的庄园前后都栽满了桂花树。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到处弥漫着浓香。桂花嫂将落下的花蕊细心地搜集起来,掺入茶里,放进酒里,制成桂花茶、桂花酒。因此被人们喊着桂花嫂。
     1930年红四方面军奉命长征,临行前,乡亲们连夜为亲人准备干粮。桂花嫂用桂花制做了365个桂花馍,送给驻在村里的红军,每人一个。她对营长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们三百六十五人,临行吃个桂花馍,人人天天都不忘我们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地方”。红军战士吃着香喷喷的桂花馍,踏上了长征的征途。后来桂花嫂被白匪杀害。
      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別山。桂花嫂的两个女儿金桂、丹桂连夜蒸了365个桂花馍,站在站口,迎接亲人们的回来,实现了母亲的遗愿。
      据说当年吃过桂花嫂桂花馍的红军中,就有三位后来成了将军呢……

未完待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