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中村 构筑“防疫墙”
城中村人口流动性大、人员复杂,清水河街道九里沟社区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筑坚固而又温暖的“防疫墙”。
九里沟村出租房内较多,住户群体也比较杂,是排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排查更严密、有效?落实属地原则,分片划村民组,责任到人,是一剂良方。
连日来,九里沟社区统筹各方力量,组织九里沟村村民组长、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宣传、排查、防控,以“户户到”的方式做好村出租屋的排查管控工作,对出租屋重点人群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滚动排查,掌握实情、动态更新,同时督促出租屋业主落实疫情防控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防疫工作有效下沉。
九里沟村四通八达,多个出入口,如何进行“静态管理”?九里沟社区主动作为,购置了近百米彩钢板,特殊时期,没有工人上班,党员、村民一起上,24小时2班倒,不间断施工,仅用了不到1天的时间,九里沟村除主干道路口设卡点专人值守外,其他大小出入口的封闭工作均完成围合。
九里沟村卡点负责人李明江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的保卫战,我们早一点围合,村民就早一点有保障,一定要为九里沟村守好门,护好人。”
防控下的封闭管理,独居、高龄、五保老人如何生活?干部在线,包保到人,才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受影响。九里沟社区党总支书记丰有余主动作为,将自己和九里沟村卡点负责人李明江定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村部5位五保老人和2位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物资保障。
每日无论再忙,都会前往查看老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并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住在集中供养房的五保老人孙志才每每看到书记们的到来,都会感动地说道:“感谢党,让我们生在了幸福的年代,有这样好的干部,让我们不愁吃、不愁喝”。
“我辛辛苦苦种的菜咋办啊,出不去,又卖不掉,一年就指望着这个好时节。”一群菜农围着丰书记哽咽地说道。“别急,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帮你们辛辛苦苦种地菜销出去”。丰有余拍着胸脯向村民们作保证。
为解决村里农户蔬菜滞销的困境,同时让在小区足不出户的居民吃上新鲜的种植蔬菜,丰有余迅速摸底九里沟村蔬菜滞销的农户及可供应的蔬菜、产量,与他们洽谈价格和产量,及时采收,增加供应,保障村民收入不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对接寻求清水河街道城管执法大队、安徽亲和家物业党支部援助,按照“统一调度、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要求,保证蔬菜新鲜、无接触,安全到家。
此项举措,全力保障了居民“菜篮子”,也让农户的蔬菜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销量不愁。
为了更好地切断病毒传播渠道、铲除病毒生存空间,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九里沟社区在九里沟村同步开展以“清洁家园、整治环境,众志成城抗疫情”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每天对村组道路、屋前屋后、垃圾桶等环境卫生薄弱地带进行消杀,及时铲除路边菜地,清理清运垃圾。
同时,号召村民坚决摒弃乱丢垃圾、乱倒生活污水、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习惯,动员每家每户开展环境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对厨房、厕所定期清扫、消毒,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村民李大姐说:“每天坐在家里听到外面的喇叭声、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我也坐不住了,积极响应社区号召,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感觉神清气爽多了。”
“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要撵;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这种“土味”和“放狠话”的宣传语来自社区义务巡逻劝导队的手持喇叭,这支队伍在社区党总支的号召下,由党员和村民主动报名组成,一个手持喇叭,一套红色志愿服,一个口罩就是他们的装备,每天他们穿梭在村民组中,除了宣传防疫要求和劝阻不文明行为,还为村民代买生活必需用品和代购药物等。
“有了党员和群众的加入,有效解决了社区防控人手不足的问题,现在村民组内串门的、打牌的、聚集拉家常、无故出门溜达的明显减少了,巡逻劝导队在疫情防控中真是发挥了大作用,让社区省了不少心。”九里沟村卡点负责人李明江夸赞不已。
除了人工宣传,九里沟村还通过“喇叭响起来”“专车跑起来”“标语挂起来”“橱窗贴起来”“电子屏亮起来”“微信转起来”等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和相关常识,普及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有效提高疫情防控宣传覆盖面和村民防疫能力。
“铁叔”就地上岗 疫线亮身份
每当危险来临,总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普通而优秀的党员,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坚定地站在群众身边。在2022年六安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碧桂园柏林小区党支部委员卢永铁就是其中一员,在平凡的疫情防控志愿岗位,履职尽责,为居民们守护好家园。
卢永铁有一儿一女,在党员志愿者队伍里算得上大叔,年轻志愿者亲爱地称呼他“铁叔”。铁叔年纪虽大了一点,工作起事来一点也不马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卢永铁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主动请缨加入李台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就地上岗,成为一名党员防疫志愿者。去年疫情发生时,他就积极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今年新一轮疫情更加严峻的防控形势,他再次主动站了出来,扛起鲜红的党旗,每天早上定时在小区宣传疫情防控措施,用温和的语气提醒居民足不出户,配合好街道和社区的防疫工作。
儿子参军在外,保家卫国;女儿任职社区,服务群众。他说:“儿子在外守国门,我和女儿就在家中守社区‘小家’”!每天清晨,他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便开始服务群众。他细心登记好居民所需要的蔬菜清单,在地上轻轻码放好其他志愿者送来的生活物资;卡点值守,他能够耐心地给想要外出的居民解释防疫指示,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配合;维持秩序,他走在烈日下一次次大声地告知群众:排好队伍,保持距离,注意个人防护。
捐助物资,彰显平凡大爱。在2022年4月11日晚,当得知社区物资比较紧缺的情况后,“铁叔”积极联系能供应物资的超市,很快给社区送来了他捐赠的20箱泡面和20箱矿泉水,有力地支持了社区防疫一线人员的物资供应,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守望相助”。
激流勇进,奋勇争先。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铁叔”带头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主动到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报到,积极参加防疫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最吃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干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脱贫户披上红色“战服”
在翁墩乡防疫一线,除了广大医护人员、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挺在最前头,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脱贫户,他们主动请缨,披上红色“战服”,奔赴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脱贫不忘感党恩”的誓言。
在翁墩乡汪墩村疫情防控检测点,近日来总是可以看到一位老年人,穿着红马甲,认真值守在检测点上,遇到过往行人和车辆需要通过,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展两码查验、登记等工作。
“老鲍,我你都不认识了,咱俩平时关系那么好,你让我过去,我去买盒烟。”一位希望过卡的昔日老友说。
“那哪行,没有特殊情况,没有通行证,一律不准通行,现在关键时候,不是什么紧要的,你就忍忍。”乡亲们口中的“老鲍”,名叫鲍家明,原汪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通过自身努力,自强不息,于2015年光荣脱贫。自发生疫情以来,鲍家明第一时间向村里报名成为志愿者,参加卡点值班值守,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守好了翁墩乡的南大门。
“平时党和政府,帮扶过我的人,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在这次疫情面前,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政府和社会。”刚结束当天卡点值班的李传好说道。
李传好是翁墩乡四清桥村已脱贫户,70多岁,他爱人精神残疾二级,享受残疾人补贴、光伏、公益性岗位、药费补贴等政策,于2017年脱贫。
“大家都不要挤在一起、排好队、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准备好身份证或预登记码 。”在四清桥村核酸检测现场,他主动参与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大热天他的汗水湿透了衣背,他却笑着说:“我终于也能为乡亲们做点事了。”
“请各位村民不要串门、不要聚集、勤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这些天,在孔树村有一位拿着小喇叭的志愿者,正在向群众宣传防疫常识,他就是孔树村脱贫户汪立道。
平日里,脱贫户是党委政府关心帮扶的对象。但当疫情来袭时,他们逆袭而上主动参与做一名志愿者。“老伴是一位智力残疾人,为照顾她也不能外出务工。自从纳入贫困户以来孔树村为解决就业问题,把我纳入村辅助性岗位中。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没有乡村干部的帮扶,我想我这辈子也不会过上这么幸福的日子,能在这个非常时期出一份力,也是我对党的最大回报”汪立道说。
昔日脱贫户,今日“战”友情。如今,有55名这样的特殊抗疫“战士”,奋战在翁墩乡抗“疫”一线,他们不做旁观者,争做逆行者,以实际行动全力守护家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回馈党和政府对脱贫户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