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年增长4.2%!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4.6亿元!
本帖最后由 六安365 于 2023-2-20 09:58 编辑2022年,六安市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领跑全省、位次靠前”的跃迁势头,全年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月17日,市统计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
第一产业增加值267.8亿元、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784.9亿元、增长7.2%;
第三产业增加值951.9亿元、增长1.9%。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粮食产量继续增加。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11.03亿元、增长4.8%,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
全年粮食总产356.1万吨,比上年增产1.02万吨、增长0.3%,实现“十九”连丰。
夏粮产量73.2万吨、增长0.8%;
秋粮产量279.6万吨、增长0.1%。
粮食播种面积917.99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长0.11%
粮食单产387.91公斤/亩、增加0.69公斤/亩
全年生猪出栏253.5万头、增长4.6%,全年猪肉产量20.98万吨、增长4.3%
牛肉产量0.44万吨、增长5.2%
羊肉产量0.91万吨、增长5.4%
禽肉产量14.98万吨、增长5.05%
禽蛋产量11.75万吨、增长5.53%
工业经济增长明显,重点行业贡献突出。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2.1%
制造业增长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61.8%。增加值总量前十的行业中八个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五大行业增加值增长21.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6.2%。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比全省高7.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0.0%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0%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
分类型看>>>
工业投资增长47.6%,占全部投资比重29.2%、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增长45.7%,占比24%、提高4.9个百分点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1.6%,占比16.6%、提高4.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9%,占比20.4%、提高3.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投资下降4.4%,占比32.8%、下降7.1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步改善,绿色智能产品持续热销。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2亿元、增长2.4%,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
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平稳增长
粮油食品类增长7.9%
日用品类增长12.5%
汽车类零售额由负转正、增长0.3%
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25.6%
智能消费日益增长
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4倍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1倍
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73.4%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022年,全市自然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3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8.4亿元、增长9.0%。
截至去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64.4亿元、增长12.2%,比年初增加419.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394.7亿元、增长14.2%,比年初增加422.9亿元。
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强劲。
202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01.8亿元、增长3.6%。
出口94.8亿元、增长5.5%;
进口7亿元、下降17.1%。
全市直接利用外商投资1596万美元、增长1.4倍。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总体呈现“五涨三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五涨三降”。
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7%
衣着价格下降0.1%
居住价格下降0.1%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
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1%
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2%
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1%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2022年,全市>>>
城镇新增就业3.2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3%
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94%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6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90.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83元、增长5.7%,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6元、增长7.6%,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6,比上年缩小0.04。
页:
[1]